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温州市中心血站  > 血站服务  > 血液科普
救命血也可“自给自足”——我市将在临床手术中推广自体血回输
时间: 2021-04-16 09:11:36 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市中心血站 作者: 字号:[ ]

术中术后自体血回输:1.病人手术中出血;2.手术中、术后流失的血液通过引流收集,与抗凝剂混合后再存入经过消毒的容器中;3.经过自体血回收机将血液离心分离,保留有用的红细胞;4.血液中被破坏的细胞和抗凝剂等被洗涤去除;5.术后这些新鲜的红细胞装入输血袋,回输到病人体内。

☉商报记者 张雅丽  通讯员 王秀勇

商报讯 手术中出现的大出血,通过自体血液回输,救命血也能“自给自足”,还能避免排异反应。昨日,我市成立全省首个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在全市范围内提倡科学用血、节约用血。同时,一种更安全、低风险的新型输血形式——自体血回输也将在今后的临床手术中进行推广,缓解医院长期存在的用血难题。

医院供血紧张与不合理用血并存

临床用血质控中心依托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是由我市各级医院的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和采供血机构负责人组成的市级卫生技术咨询、指导、监控和检查评估机构。在当前温州采供血紧张、临床用血紧缺的背景下,市中心血站站长徐象平称,“我市用血量全省偏高,千人献血率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临床用血亟须开源节流” 。

据介绍,2011年我市千人献血率仅为0.86%、人均献血量为2.43毫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街头献血人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采血难的背景下,我市临床用量却以每年5%~10%的比例增加。浙江省献血办副主任、省血液中心主任指出,2011年全省临床用血量排名前五的医院中,温州就占了2家,“医院一方面血液稀缺,另一方面又存在浪费、不合理用血,等级越高的医院这两种情况越严重”。

医生病人都要学“科学用血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临床不合理用血现象达50%以上。用血紧张时,开源节流、合理用血的输血方式呼之欲出。徐象平称,临床用血质控中心的作用,就是加强医院临床的合理用血的推广和监督力度,对全市二级以上的医疗单位进行监测,发现用血不合理的单位将予以处罚。

徐象平称,中心将严格临床用血指针,避免用血浪费,可以不输血的尽量不要输血,“既要对医生进行培训,推广科学用血,也要纠正患者及其家属传统的用血观念”。

附二医血液科主任林甲进介绍,根据按需输血的原则,“如果患者需要补充红细胞,就只能补充红细胞,但有的医生往往喜欢将红细胞与血浆混合使用,这种输血方式肯定是不科学的”。除了医院,患者在临床用血中仍存在诸多的误区,甚至有人仍认为给病人输血等于补充营养。“这些错误的观念都需要纠正。”林甲进说。

自体输血将在大手术中推广

“血液是身体的一部分,输血其实等同于器官移植。”附二医副院长、临床用血质控中心主任连庆泉教授表示,输血中尤其要保障血液的安全性。相对于异体输血,自体输血这种新的输血形式如今已在临床上启用,出现临床用血需求时,使自己的血液回流,此举风险低、更安全,降低术后感染风险,也避免了肝炎或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

自体输血有三种形式,分别为术前血液存储、血液稀释、术中术后血液回输。连庆泉教授称,“血液存储成本较高,临床上不常用,另外两种形式将更广泛地运用” 。他介绍,术中、术后血液回输形式是针对可能大出血的病人,收集手术中流失的血液到自体血回收机中,根据离心分离原理,保留对患者有用的健康的浓缩红细胞,将其回输到病人的体内。简单地说,就是自体血液回收,医生称这种技术更适合大型骨科手术、器官移植手术病人。

而血液稀释则是在手术病人麻醉的状态下,采血后补充相同容量的晶体或胶体液以稀释血液,术后再将之前采集的自体血回输,为病人补充红细胞,减少手术中的实际失血量,适合青壮年手术病人。

连庆泉教授,自体血回输适合可能出现大出血的手术病人,但不包括肿瘤切除手术。目前三级医院均有配备自体血回收器,虽然自体血回输在各医院开展率并不高,但该技术今后将在我市的医院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