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3015092/2010-01809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温州市卫生局
成文日期 2010-02-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印发温州市2009年卫生工作总结和2010年卫生工作思路的通知
时间: 2010-02-21 11:09:35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 点击: 字号:[ ]


关于印发温州市2009年卫生工作总结和2010年卫生工作思路的通知

 

各县(市、区)卫生局,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发局,市直属各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温州市2009年卫生工作总结和2010年卫生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拾遗补缺,并参照工作思路,研究部署今年卫生工作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二○一○年二月四日

 

主题词印发  工作总结  工作思路  通知

抄送省卫生厅,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温

州医学院,温医附属各医院,解放军118医院,市区各  

民营医院

温州市卫生局办公室                   印发

(共200份)

温州市2009年卫生工作总结

和2010年卫生工作思路

 

2009年,我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卫生厅的指导下,以建设卫生强市为目标,以贯彻新医改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全市卫生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2009年全市卫生工作作一简要总结,并提出2010年卫生工作思路。

一、温州市2009年卫生工作总结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看病难进一步得到缓解

1、骨干医院建设稳步推进。落实骨干医院建设资金1.6亿元。附一医新院主体工程顺利结顶。附二医综合病房大楼进展有序,学院路过街地道已投入使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大楼已竣工。市五医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市二医门诊楼改扩建工程、市妇幼保健大楼和瑞安市妇保院住院大楼已动工建设。市急救中心、市第六人民医院、平阳县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已完成选址。乐清市人民医院综合楼和妇保院迁扩建工程已结顶

2、疾控和医疗救治机构建设进展顺利。文成县疾控大楼已结顶。龙湾区、泰顺县、苍南县疾控中心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瓯海区疾控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已竣工;瑞安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已投入使用。

3、乡镇卫生院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62家乡镇卫生院新建和维修改造调研,30家已动工建设。20家乡镇卫生院危旧房改造项目已竣工。4家乡镇卫生院通过了省200强农村示范卫生院创建验收。23家医疗卫生单位列入中央新增投资项目,落实资金3530万元。

(二)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1、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各地出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全市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9家,已设165家;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772家,已设418家。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核编5422人,完成入编2458人。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0家服务站完成标准化创建。市、县两级财政安排创建资金2880万元。鹿城区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通过省级验收。全市已建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3个、市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县1个。

2、社区卫生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市政府继续安排400万元用于卫技人员素质提升,625人参加了第二轮乡村医生注册培训,609名乡村医师完成了再注册及换证工作,2276名社区卫技人员参加了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等医学教育。34名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3、卫生信息化建设稳步展开。启动市、县两级卫生数据中心建设,市财政安排建设资金850万元。市级卫生数据中心硬件平台已投入试运行,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已着手部署实施;县级卫生数据中心硬件平台建设正有序进行,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已完成方案制订。市、县两级卫生数据中心网络互联互通工作已完成。

(三)强化公共卫生工作,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1、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突出抓好“甲流”防控,健全各类应急处置方案,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防控。全市设置“甲流”病毒检测实验室4个;抽调432名专业人员组成流调消杀应急队伍。培训医务人员、学校和社区人员45023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万份。市政府安排2611万元用于应急物资购置、发热门诊和传染病区改造。鹿城区投入68万元购置负压救护车;龙湾区投入70万元建成标准医学留观病房;瑞安市投入200万元采购医疗急救设备和租用集中医学留验点。全市累计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14515人,消毒确诊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活动场所51万多平方米。截至12月底,全市累计报告“甲流”确诊病例3772例,组织2000多人参与“甲流”疫苗接种,完成接种278940人。

全年报告法定传染病27种59849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371.54/10万。继续抓好手足口病、艾滋病、霍乱、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治。全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0388例,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238例。44个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免费检测356734人。社区美沙酮门诊(服药点)已增至23个,累计参加维持治疗4919人,正接受治疗2549人。全市设立霍乱肠道门诊点138个,检测标本82581份,未发现报告病例。免费治疗新登记肺结核病人6413例。2所高校率先全省设立结核病健康促进学校。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全市免费接种87.15万人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22253人次。169名疾控和监督人员参加了现场流调人员专业资格培训。全力抗击台风“莫拉克”,建立319人组成的市级应急机动队,救治受伤群众641名,出动防疫人员1470名,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全市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9起,同比2008年下降52.44%,现场处置及时率为100%。稳妥处置了乐清市、苍南县两起食品污染与食物中毒事件。

2、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6.4万人次,检查各类场所7.1万户次,查处违法单位5157家,查获违法产品标值24.8万元,移送案件28起,罚没款477.7万元。开展小餐饮质量安全整治规范工作,经整治符合要求13825家,规范率为88.14%。组织打击非法行医行动,检查医疗机构8902户,取缔无证诊所1671户次,罚没款207万元。1960家公共场所实行了量化分级管理。开展卫生服务进企业活动,上门指导3569家,举办培训讲座77次,限期整改1523户次,职业健康体检49251人。完成200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接受职业病诊断申请403人次,诊断尘肺病339人次,职业中毒15人次。

3、妇幼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展重度高危妊娠网络直报工作,全市筛查重度高危孕妇1417例。建立了危重孕产妇抢救报告制度,开通24小时抢救报告电话。全市孕产妇死亡23例,其中常住孕产妇死亡11例,死亡率为15.08/10万,泰顺县、永嘉县、洞头县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为3.36‰。全市免费婚检27503人。乐清市、苍南县、平阳县、文成县实行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优生检测一站式服务。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免费筛查检测143217人。三项筛查有序开展,新生儿疾病和听力筛查分别为119354人和113318人,筛查率为87.79%和83.34%;产前筛查45475人,筛查率为33.68%。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和母婴健康工程稳步开展,完成妇女病检查377117人。全市发放《出生医学证明》114533份,发证率为84.25%。

4、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市政府通过了《温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温州市迎接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工作实施方案》,启动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召开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动员会,并于11月初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复查。洞头县通过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考核。平阳县通过了省级卫生县城复查。5个镇通过了省级卫生镇复查,泰顺县5个乡镇通过了市级卫生镇(乡)考核验收。全市创建省级卫生村23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2个、市级卫生村36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24个。乐清市通过了中央补助地方改厕项目县考核验收。开展春秋季灭鼠和夏季灭蟑活动。全市已创建健康促进学校27所。

(四)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农村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继续完善新农合制度。全市参合农民498.66万人,参合率为96.25%,筹资水平达140元以上,人均筹资水平为142元。全市门诊受益人数494万人次,住院受益人数21.05万人次,补偿金额6.56亿元;人均门诊补偿费用15.58元,人均住院补偿费用2686.75元。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大病住院兼顾小病门诊报销”制度逐步推行,5个县(市、区)实施了“零”起报。加强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完成参合农民体检217.79万人,体检率为44.35%,检出疾病70.78万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扎实推进,服务项目综合达标率、居民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率、居民对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状况逐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不断扩大,农民健康水平进一步得到保障。

(五)加强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1、医疗救治成效明显。重点抓好“甲流”救治。制订医疗救治应急预案,落实定点救治医院10家、后备救治医院11家、发热门诊医院30家;抽调27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培训医务人员18830人次。成功救治我省首例“甲流”确诊病例和我市首例危重病例。截至12月底,全市累计治愈“甲流”患者3561例,其中治愈重症病例93例,危重病例9例,报告死亡4例。全力抓好手足口病患儿救治,累计救治重症病例93例,死亡1例。院前急救工作进一步加强,增加120急救出车点。全年运送急救病人16247人次,行程252966公里,圆满完成6·29泽雅公交车翻车事故和7·19开发区爱好笔业火灾救治任务。选派49个医疗卫生单位137人支援震区卫生重建。继续做好“问题奶粉”后续医疗救治,累计门诊随诊1008人次,住院259人次。

2、医疗质量管理稳步加强。出台了《温州市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制订了《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依托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开展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院感、血透、护理、临床检验和急诊质量大检查。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184家医疗机构完成了麻醉药品印鉴卡换领、新办和变更手续。14家二级综合性医院开展了病历检查。20家医院实行了门诊病历“一本通”制度。6家三级医院探索试行单病种管理和临床路径,完善门诊预约制度。《温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09~2012年)》已经市政府批转下发。平阳县人民医院通过了省级绿色医院创建评估。

3、平安医院创建继续推进。市政府出台实施了《温州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并在省、市级6家医院和三个区医院试行。市卫生局联合市金融办制订了《温州市实施医疗责任保险的若干规定》,成立了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医疗纠纷理赔中心,受理了32起医疗纠纷,成功调解了12起。加强平安医院创建督查,26家申报平安创建医院通过了市级复查。

4、中医和医教科研工作有序展开。新增3个市级示范中医科。组织58名中医师承人员面授中医“四大经典”。推广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进市名中医学术研究所、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和中药“百草园”等项目建设。鹿城区开展了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11家申报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企业通过了审批。组织10名重点学科带头人和5名示范中医科学科带头人进修学习。4项厅级课题和98项局级课题通过立项评审,58项局级课题通过验收。申报30个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其中4个获省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奖。申报国家级医学继教项目9个、省级28个,23个省级医学继教项目通过立项;170个市Ⅱ类医学继教项目通过评审。组织10382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914人参加临床住院医师、医师规范化培训,3789人参加临床住院医师理论考试。全年组织医师资格考试报名5557人、技能考核4563人、笔试3353人。完成11928名医师定期考核工作。3家市级医院通过了全省首批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建设评审。

5、血液管理、干部保健和卫生下乡不断强化。无偿献血宣传深入开展,献血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温州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暂行规定》已下发,献血管理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采全血70769人次,采血量同比增加3.33%;供血,同比增长2.84%。圆满完成各类保健任务31次,组织17143名市级机关公务员、302名市级在职领导和各县(市、区)“一把手”健康体检。刊发《名医讲坛》44期,发放《名医讲坛》新书1.6万册。编发《健康宝典》短信近42万条次。深入开展卫生扶贫。全市下派医疗队425批4943人次,诊治患者86924例,捐赠药品价值52万元。继续组织32家市属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卫生,落实162名城市医院医生到农村卫生机构定期工作。51家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六)坚持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组织中心理论组学习10次、政治理论学习22次,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报告会、典型案例剖析会、调研成果交流会暨解放思想大讨论,形成了1个总课题和4个子课题。召开民主恳谈会、纳谏会、组织生活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47条建议全部列入整改方案,22个整改落实事项有序推进,群众满意度测评达100%。加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督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全市推广应用“远程健康服务”,各医院累计网上挂号20667人次,预约专家310人次。

2、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初显。成立市卫生局机关党委。加强市直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实行党风廉政报告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联合市纠风办开展“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6家省、市级医院实行了“三级承诺制”,退还病人现金、礼卡达35万元。组织市直医院行风评议“回头看”整改落实情况督查。开展卫生服务进社区活动22场次,服务群众5500人次,赠送保健资料2万份。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及省医改实施意见精神,深刻领会政策实质。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的深化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温州市深化医改2009~2011年重点任务实施计划》和《温州市医改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召开全市深化医改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医改工作。

4、医药集中招标采购进一步规范。45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继续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3371个品规10643个品种临床用药纳入招标范围,网上订购30.37亿元,确认到货率97%。完成22种药品集中询价采购,网上订购8956万元,到货率为92.68%,让利社会780万元。做好全省统一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前期工作,完成省药品集中采购交易平台切换,42家医疗机构网上订购337.16万元,到货率为85.24%。推进县级以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试点,鹿城区率先全市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集中采购,681种药品采购价比原价平均下降28%。继续推进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21家医疗机构完成采购额9032万元。

5、人事管理、精神文明和综治法治工作有序完成。组织994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市直医疗卫生单位269个岗位招聘。组织4628名医务人员参加初中级卫技人员职称晋升考试。完成279名医务人员高级职称评审。57家医疗单位申报创建市级“青年文明号”,5家单位推荐省级“青年文明号”。与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签订了综治、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市二医、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被评为市级综治先进单位。17项扩权事项下放县(市)卫生局实施。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继续保留28件,废止失效48件,拟予修改10件。依法受理办结行政复议3件,积极应对行政诉讼。组织卫生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和卫生执法专业知识培训。

一年来,我市卫生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如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总体进展缓慢;农村卫生三级网络不够健全,基层卫技人员素质不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不完善,公共卫生力量明显不足,传染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公立医院改革难以推进;卫生行风建设有待加强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开拓创新,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全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二、2010年卫生工作思路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实施新医改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卫生工作对于今后一个时期温州卫生事业发展至关重要。2010年,全市卫生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建设卫生强市为总抓手,紧紧围绕新医改提出的让群众“得病有保障、看病更便捷、平时少得病、治病少花钱”四方面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温州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妥落实各项改革任务,进一步促进我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根据这个总体思路,2010年全市卫生工作重点是“围绕一条主线、突破两个难点、夯实三个基础”,并统筹兼顾推进各项卫生工作。

(一)围绕“一条主线”,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温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2011年重点任务实施计划》,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牢牢把握“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突出“基本、基层、基础”这一工作重点,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医改工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快卫生强市建设的决定》精神,加大卫生强市、卫生强县(市、区)、卫生强乡镇(街道)创建力度,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与协调,抓紧成立领导机构和日常办公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进度,分解任务。三区、两市要完成前期准备、对照检查和整理申报阶段工作,各县要完成前期准备和对照检查阶段工作,每个县(市、区)35%乡镇(街道)要通过评审。各地要组织编制“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地分析“十一五”期间卫生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认真总结经验,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业务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使“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二)突破“两个难点”,即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统筹谋划公立医院改革两项难度最大、任务最艰巨的环节上求突破

1、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温州市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暂行)》。年2月25日前,市辖三区务必要完成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提供给患者,并主动为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提供方便。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所用药品(包含基本药物)实行以省为单位的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并由中标企业统一配送。乐清市、瑞安市年内要实施这项制度。6个县要抓紧组织调查研究,尽早完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方案制定。基本药物目录要全部纳入新农合药品的报销目录,其补偿比例至少要高于非基本药物5个百分点,三个区基本药物报销比例要高于非基本药物10个百分点,切实保障群众治病少花钱。要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强化舆论宣传,引导群众形成合理的用药习惯。

2统筹谋划公立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既是医改最难的环节,也是整个医改的关键环节。各地要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坚持试点先行、鼓励探索、逐步推开的原则,积极统筹谋划公立医院改革。

一要强化监管。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强化政府监管,逐步形成职能明确、定位清晰、综合协调、权责统一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加强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监管,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做好三级医院评审的督查和预评,力争市级医院三甲“零”突破。积极实施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继续推进平安医院创建,大力实施《温州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充分发挥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作用,逐步探索建立解决医疗纠纷处置长效机制,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要推进运行机制改革。健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管,推行绩效管理,降低营运成本,逐步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医务人员职称评审制和院长负责制,健全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岗位绩效考核,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进一步改善医院内部管理,落实《浙江省医院门诊管理暂行办法》,推行门诊实名挂号制,完善预约挂号、弹性工作制和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系统,简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质量。继续实行大型医疗设备、医学影像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三要规范引导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按照区域医疗机构规划,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的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举办康复、护理、老年病及临终关怀等资源较少或特色明显的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在城乡结合部、城市新区以及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农村举办医疗机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使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享有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民营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

(三)夯实三个基础,即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力争群众得病有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新医改配套的《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农合规范化、制度化建设。2010各地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0%以上,全市人均筹资水平达200元以上。鹿城、龙湾、瓯海三个区实行市级统筹,人均筹资标准达220元;瑞安市、乐清市人均筹资标准达200元,6个县人均筹资标准达180元以上。各地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同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纯收入的6倍以上,门诊补偿比例要控制在门诊费用20~40%之间,年度基金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含风险基金)。适当扩大特殊疾病门诊报销范围,逐步提高尿毒症、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并将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纳入报销范围。

继续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加强医疗费用控制,自费药物使用控制在总住院费用的15%以内。从2010年开始,农民健康体检资金统一纳入新农合基金管理。严格执行财政部、卫生部有关新农合基金的财会制度,加强对基金运行的分析和监控,保障基金安全运行和及时支付农民医药费用补偿款。加强信息化建设,抓紧实现普通门诊费用报销实时联网自动结报,完成市级与各县(市)新农合网络的连接,加快结报速度。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民参合积极性,逐步转变个人缴费方式,降低筹资成本。做好第三轮农民健康体检,确保体检率达30%以上。

2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群众看病更便捷

一要完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组织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标准化创建,力争三个区的标准化中心达60%以上、各县(市)达30%。启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力争三个区站覆盖率达100%、各县(市)达80%。开工建设30家乡镇卫生院新建和维修改造。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创强,力争5家通过省200强终评,10家通过市50强验收。新建(改扩建)、整合村卫生室1700个。启动洞头县、泰顺县人民医院二甲创建,其它县级医院做好等级复评工作。贯彻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政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和测算工作,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绩效工资改革平稳进行。此外,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省、市级医院继续与县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推进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公立医院牵手社区行动和适宜技术下基层行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二要继续实施缓解看病难行动计划。重点加强骨干医院建设。抓紧完成市儿童医院筹建,力争3月份对外开诊,缓解儿童看病难问题;尽快完成市五医改扩建工程建设;加快附一医新院和附二医综合病房大楼建设;启动市三医娄桥院区、市第六人民医院、市急救中心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完成市中医院项目选址。加快苍南县、平阳县、泰顺县人民医院和乐清市二医迁建步伐。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平阳县、苍南县、泰顺县、文成县疾控中心确保投入使用,龙湾区、瓯海区疾控中心加快建设进度。加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的标准化建设。加快市妇幼保健大楼和瑞安市妇保院住院大楼工程建设,乐清市妇保院迁扩建工程和新建文成县妇保所抓紧投入使用,启动新建瓯海区、苍南县、平阳县妇保院等项目前期工作。

3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群众平时少得病

一要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抓好三大类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建立健康促进学校20所,力争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儿童预防接种率达95%,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80%以上,住院治疗率达10%以上,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5%,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92%,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0%。继续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免费为计划怀孕的农村妇女增补叶酸。加强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检测,力争检测率达50%。完成乐清市35~59岁农村妇女乳腺癌普查2000例,力争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覆盖率达82%,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的接种率达90%。

二要继续抓好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突出抓好“甲流”防控。进一步完善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加大疫情监测力度,积极组织疫苗接种。继续加强手足口病、霍乱、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部署“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使安全套放置率达90%以上。加强美沙酮维持治疗机构建设,落实人员配备和工作经费。实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加快疾控机构的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疾控专家培养和现场流行病学人员培训,实施市、县两级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强化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抓好应急队伍培训,推进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高新发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等疾病监测和应对能力,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要强化监督执法。各地要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理顺食品监督管理体制,抓紧移交餐饮监管职能,逐步从餐饮监管转向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在职能交接过程中,要继续承担餐饮服务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顿。深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继续组织小餐饮、小诊所专项整治,全面推行食品卫生、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医疗机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非法行医行为。进一步规范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管理,除洞头外各县(市)要确定一家以上具备职业病体检资质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继续组织卫生服务进企业活动。

四要加强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和血液管理。继续抓好“甲流”医疗救治,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做好重症和危重“甲流”患者早期识别、治疗和抢救工作,努力降低死亡率。加快“120”急救网络建设,提高其转运和院前急救能力。继续做好妇幼保健工作,严格控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实施母婴健康工程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加强献血管理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建设,强化对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探索献血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临床用血和血液安全。

五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复查成果,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三个区要根据《温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创建机制,分解创卫指标,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开展城郊结合部卫生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温州城市的品位和档次。加强“五小行业”卫生整治。洞头县要通过国家卫生县城考核,文成县要申报国家卫生县城,永嘉县瓯北镇要通过省级卫生镇复查。组织开展“除四害”先进城区(县城)达标巩固工作,市区要通过省级灭鼠先进城区复查。继续创建一批省、市级卫生村和卫生先进单位。加快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村卫生厕所整治覆盖率要达80%以上。继续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和“中国/WHO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加强公共场所禁烟宣传,开展卫生系统禁烟效果中期评估和督促检查指导工作。

(五)统筹兼顾各项工作,保障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1加强党风廉政和卫生行风建设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努力提高卫生系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继续坚持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一把手“一岗双责”制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探索建立纠风长效机制。落实医德考评制度,加强卫生廉政文化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无“红包”医院创建,严肃查处收受“红包”、“回扣”、滥检查、乱收费、开大处方等行为。加强信访和维稳工作,关心老干部生活和医疗服务,发挥老干部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和卫生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浓厚氛围。

2、做好医教科研、中医、干部保健和人才培养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管理,对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全科医学社区实践培训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强化第三轮“”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培育5个医学重点学科群和10个重点学科。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继续推进中医药文化和“百草园”建设,重点建设中医特色专病专科,做好以师承方式培养中医药人才和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养项目。继续做好2个省级中医药参与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开展3~5个市级中医药参与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干部保健工作,扎实做好保健任务和各类保健对象的健康体检。继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卫技人员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完成2227名基层卫技人员的培训任务,继续实施委托高校免费培养农村全科医生计划。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引进50名高层次卫生人才。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3、推进规划财务和医药招投标工作

继续加强基建、新农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专项资金监管,指导县级医疗卫生会计核算中心建设。出台温州市医疗单位床位收费指导意见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内审制度,争取在年业务额5000万元以上单位设置内审机构。同时,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等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启动市级医院节能技术改造试点,创建节约型绿色医院建立市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经办机构,确保药品采购网上交易率达80%以上;做好市、县两级医院医用耗材集中招标,抓紧实行挂网采购;组织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医用设备的部门集中招标采购。

4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依法行政步伐

继续做好市、县两级卫生数据中心建设,全面部署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抓紧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逐步建立标准化、网络化的卫生信息数据库和应用平台。加强温州卫生信息网建设,完善办公自动化和“一卡通”系统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推进卫生法制建设,完善和有效执行各项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做好卫生行政审批改革,起草市卫生局行政审批工作规程,组织行政许可案卷评查。继续推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管理,开展说理性行政处罚文书试点工作。做好系统“五五”普法和行政复议工作。

5、加大卫生政策和新闻宣传力度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深入开展卫生新闻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医改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弘扬本系统、本单位的先进典型,推广医改实践中好的做法与经验,科学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加大卫生行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宣传力度。扎实办好卫生宣传载体,继续做好“名医进社区”和《健康宝典》、《名医讲坛》等健康教育工作,切实把卫生工作宣传好、报道好,树立卫生行业新形象,优化卫生发展新环境。

 



下载阅读版本:027.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