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92/2017-01822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成文日期 | 2017-05-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温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温州市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思路的通知 | ||||||
|
||||||
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局,浙南产业集聚区民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市属有关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温州市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并参照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思路,及时研究部署今年卫生计生工作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温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3月19日
温州市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和 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思路
2016年,我市卫生计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卫生计生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推进“三大转型”、打造“三个城市”战略部署,以建设与高水平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稳步推进医改和计生服务管理改革,持续加强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不断提升卫生计生保障能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现就2016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作一简要总结,并提出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思路。 一、2016年卫生计生工作总结 (一)深化改革试点,引领驱动发展 1.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完善。出台了《温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先行先试。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事薪酬、药品采购、医院精细化管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市级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重点学科带头人年薪制。深化内部精细化管理,优化就医流程,普及使用信息技术,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市区9家医院第三方测评满意度均达85%以上。探索建立以DRGs为核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城市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数178个,试点病种入径率65.4%。完成所有药品带量采购,降价部分30%直接让利群众。全市3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启动按病种付费方式改革,市本级4个病种15种手术方式实施单病种付费。 2.分级诊疗全面实施。深入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城市医院下沉覆盖18家县级医院,县(市、区)覆盖率达100%。县级医院下沉82个乡镇173家乡镇卫生院,乡镇有效覆盖率75.23%。开设固定专家门诊230个;开设联合病房30个(开放床位538张)。全市实行多点执业医师912人,县级医院中级以上医师在协议基层医疗机构服务18016天。省市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年完成总诊疗2927万人次,出院83万人次,同比分别增加6.46%和8.27%。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普遍提高,基层就医比例达到52.45%,县域内就诊比例达到88.51%,同比分别增加1.02%和6.51%。完善责任医生签约服务配套政策,全市规范签约203.83万人,户籍人口规范签约率25.13%,高出省定目标5.13个百分点。 3.社会办医成效显著。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混合所有制改革,全省首家混合所有制温州老年病医院建成开业。推进市中心医院肿瘤院区改制。全市在建社会办医项目18个,2016年完成投资9.49亿元。全年引进社会办医项目8个,协议资金20亿元。省外到位资金2.5亿元。率先全省制定出台了《温州市社会办医发展“十三五”规划》,调整社会办医“1+14”政策,推动我市社会办医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二)创新服务管理,推进转型发展 1.计生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市委、市政府将计生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综合考核,与各县(市、区)和12个市直部门签订责任书。2016年通报表彰9个优秀单位、15个良好单位。坚持动态排名制度。启动计生约谈,对督查发现工作被动滑坡街道开出全市第一张约谈通知单。完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协作机制,全市联合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单位1368个,立案查处“两非”案件111件,罚款78.86万元,刑事处罚53人。 2.全面两孩政策平稳实施。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方案》和《温州市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出生人口信息监测预警工作方案》。举办温州讲坛报告会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和贯彻中央《决定》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培训班。全市上报出生110318人,基本达到预期;计划生育率为96.70%,高于省责任制指标1.7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86,同比下降1.60个比值。及时调整社会抚养费征收,做好奖励优惠政策衔接,全年未发生因生育政策调整引起越级和集体上访事件。 3.卫生计生队伍更为稳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市编委办均发文并落实到位。乡镇设立卫计办,并设立卫计管理服务中心。181个乡镇(街道)已到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挂“妇保计生服务站”牌子。整合原卫生协管员、原计生员待遇,按不低于村居(社区)主职干部70%确定工资和福利待遇,村卫生计生专职人员报酬普遍提高。每个乡镇(街道)配备1名计生协会专职人员;建立新经济、社会组织和流动人口集聚地计生协会1224个。 4.卫生计生工作融合发展。组织四次季度动态排名和年度考核工作。全面升级温州人口信息系统,共享妇保对象信息182万条。启动依托WIS系统的人口健康基础数据库建设。创新生育服务管理模式,全年办理生育登记83856例,通过与区域妇幼保系统链接预建档案16986人,实现一次数据录入两边推送。通过手机实现网上生育登记2500余例。探索建立与“市民卡”系统数据交换链路,实现“无卡”报销生育费用。 5.计生家庭创新发展。我市列入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浙江省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出台了《关于加快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1户“幸福家庭”候选家庭成功入选全国100户幸福家庭。确定新家庭计划项目试点单位43个,培训师资1143人,开展项目活动2861场次,惠及172179人。全市累计享受奖扶、特扶24824人,投入4745万元;公益金享受1134人次,投入520.36万元。开展“计生困难家庭幸福促进行动”,帮扶计生困难家庭3601户,发放补助金1085.25万。 6.计生优质服务持续改善。积极推进新国优创建,龙湾区、瑞安市创成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新创成省级“三优”示范点8个。全市“三优”教育宣传品入户率和目标人群接受“三优”教育培训率分别为81.2%和82.3%。打造青春健康教育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基地1个、市级示范基地5个,创新提出梯度教育、区域管理、公开督导模式,成为全省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先行典范。大力开展“百村百企”会员作用示范创建活动,顺利创成100个村居和100个企业示范点。巩固乡镇(街道)计生依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成果,新创成25个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全市332名党员干部违法生育基本及时处理到位。 7.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优化提升。出台了《温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启动31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全市56个新增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全部挂牌。新增16家乡镇卫生院创成“国家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完成省级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复评60家。出台基层基药管理新政策,允许基层医疗机构非基本药物采购占比突破30%。统一招聘635名医学院校毕业生下基层,培训医务人员达5.2 万人次。 (三)加强公共卫生,实现跨越发展 1.爱国卫生工作亮点纷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力推进了我市爱国卫生及创卫长效发展。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现场评估成绩优良。乐清市、瑞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考核推荐和国家暗访。永嘉县、文成县、平阳县、泰顺县、苍南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通过暗访和考核,等待全国爱卫会命名,提前4年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泰顺县百丈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通过考核验收,实现我市国家卫生乡镇“零”突破。广化街道等5个街道创成省级卫生街道;山福镇等23个乡镇(街道)创成市级卫生乡镇(街道)。瑞安市、苍南县分别通过病媒生物控制水平省级、市级C级评估认可。创成省健康促进医院5家、健康促进金牌学校4家。 2.疾病防控工作不断加强。2016年全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3.91亿元,人均达47.54元,同比增加7.54元。8个县(市、区)达到温州市规范化疾控机构创建标准。全市传染病疫情维持低水平状态,总报告发病率579.98/10万,发病率低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率先全省启动实施“青爱工程”,完成文成县、龙湾区“青爱基地”创建试点。中盖结核病防治国际合作项目得到国家项目办高度评价。全市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64.42%、64.15%。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6000余例。6大类严重精神疾病报告患病率4.0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第二轮窝沟封闭项目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加强戒毒人群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全市累计服药368298人次。 3.卫生应急能力稳步提升。全市30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公立医院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通过初评。推进传染病救治、职业中毒、心理危机、培训演练等四大市级基地规范化建设。启动浙江省区域卫生应急浙南基地建设。全市首个医疗卫生机构直升机停机坪投用。完成鹿城区双屿房屋倒塌事件等13起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全市无偿献血93044人次,同比增长6.16%。设置急救站点82个,成立市院前急救质控中心,市民对急救中心测评满意率达99.42%。做好H7N9、寨卡联防联控。完成G20峰会保障、抗台救灾防病工作。 4.综合监督执法力度空前。大力开展“护卫健康温州”系列行动,无证行医案件查处率、涉嫌非法行医罪案件移送率均达100%;市区“四小”营业点持证率99%;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年度自查报告提交率100%,抽检集中消毒餐饮具“大肠菌群、感官指标”检测合格率100%,洗消剂残留抽检合格率100%。加强基层协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全市省级协管示范点创成率78%。 5.妇幼健康工作取得突破。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市县、乡镇两级妇幼和计划生育技术资源整合到位,文成县、泰顺县启动新建妇幼保健院。建立产科床位动态监测系统,省市医院实行分片负责转诊救治机制。加强高危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2016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5.27/10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56‰,低于全省平均指标。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全市免费婚前和孕前检查率分别达92.19%和86.4%;产前筛查10.24万人,筛查率92.55%;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筛查率连续多年保持99%以上。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关口前移,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联合门诊、联合产房建设。瑞安市“母子健康手册”试点成功通过省级评估,并在全国专题推广会上做经验介绍。 (四)强化要素保障,助推科学发展 1.智慧卫生建设惠民利民。推进市级转诊协同信息平台建设,全市接入257家,二级以上医院接入率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入率85%,基本实现市域内转诊信息服务。市联合预约挂号平台全年累计预约14.86万人次,增长率26.87%。建成温州市干部保健系统(一期)。省市9家大医院和部分县医院已经开通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功能。引导省市9家大医院开展手机挂号、排队、结算、医疗咨询等网络医院试点,推出支付宝云医院(网络医院)信息惠民服务功能。开展健康管理和养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试点。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共投入设备20台,服务约1万人次。启动温州市“健康云+”项目试点工作,扩充温州健康信息共享一级平台,初步形成健康大数据库,开展“互联网+医疗”便民服务。央视“对话栏目”、央视“中国财经报道”专题报导了温州卫生信息化成效。 2.基本建设项目超额完成。2016年,全市完成投资15.35亿元,其中省级项目完成投资1.95亿元,市级项目完成投资4.75亿元,县级项目完成投资8.6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温州护士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市中西医配套综合楼工程、市中心血站迁建工程完工并通过竣工预验收,市人民医院娄桥新院工程主体完工,市中医院新院区二期工程、市七医新院区一期工程提前结顶进入装修,瑞安人民医院瑞祥分院等县级项目建成投用。 3.中医药和人才科研硕果累累。率先全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规范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地建设和管理,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000余人,全省中期考核第一。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县级中医医院中医药治疗率达到6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82家,基层中医药治疗率、中药饮片治疗率分别达到32%、3.97%,基层中医类别医师达到790人,占医师总数的20.5%。新建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35家。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永嘉县、泰顺县等5个县(区)启动申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推进中医药街区建设。启动首批6个瓯越名医工作室建设,全市引进培养高层次卫技人才1113名。完成第五轮温州市重点学科评审,建成重点学科群8个,重点学科26个。 4.党建和廉政行风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举办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大型报告会,实施“三亮一树”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狠抓“九不准”制度落实。全市医疗机构退还(上交)“红包、回扣”1225人次金额112万元。市区9家医院第三方测评满意度均达85%以上。开展“敢担当、树标杆”作风建设五大专项行动和医疗卫生单位监督巡察,从严整治医务人员队伍作风问题。市卫生监督所连续两年在“万人双评议”中获得满意单位。市卫生计生委被评为全市“敢担当树标杆”作风建设先进单位。 二、2017年卫生计生工作思路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温州综合医改先行先试工作,推进健康温州建设的关键一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发展理念,锚定“铁三角”,决胜新征程,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益求精提质增效,咬定目标精准发力,全力推进“健康温州”建设,积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根据这个思路,2017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重点是: (一)以保健康惠民生为目标,着力推动健康温州建设 高起点、大力度推进健康温州建设,建立党委政府负责,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健康温州创建格局,将健康纳入社会各项公共政策。按照《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编制健康温州发展纲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实施健康环境改善等十一项行动。建立健康温州考核评估机制和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推动落实年度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政策措施。卫计部门要充分发挥谋划者和主力军作用,重点抓好健康素养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中医药传承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健康城镇建设等五项行动。 (二)以创特色求突破为重点,扎实推进医改先行先试 1.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按照《温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实施方案》,推动全市综合医改。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级医院和苍南县人民医院开展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健全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和以社会效益、工作效益为核心的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发挥薪酬制度改革激励作用,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积极配合医保实施按病种或疾病诊断分组(DRGs)付费改革,基层医疗机构探索开展门诊按人头付费。应用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 开展医疗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建立市级医院总会计师岗位制度,强化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健全药品采购机制,实施两票制改革,启动全市耗材联合招标采购,4月底前完成首轮医疗服务调价。加强质控体系建设,建立市县两级管理制度。启动执业医师注册改革,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支持省市医院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2.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深入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程。完善多种形式的医疗集团和区域医联体等合作模式,贯通优质资源梯度下沉,城市医院下派基层服务达3万天以上;县级医院下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1万天以上。健全基层首诊制,下级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比例达35%以上,市级医院专家号源下放基层达30%以上。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完善村卫生室运行补偿政策,制定区域首诊疾病种类目录,构建县域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加快县域临床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和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建设,每个县(市)至少有2个共享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 3.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以主城区和新增乡镇为重点,抓好建制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建设达标率达95%以上。实施26个中心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启动第二轮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开展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创建。充分发挥流动社区卫生服务站作用,努力减少“医疗空白点”。启动新一轮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调控水平。瓯海区和瑞安市试点推行基层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责任医生签约服务配套政策,加强签约服务团队建设,抓好1个省级培训基地和17个省级示范点培育建设,全市户籍人口规范签约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60%以上。加快推进文成卫生重点县建设。 4.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完善温州健康信息共享一级平台,整合公共卫生信息,强化医防信息高效协同。推进市级转诊协同信息平台建设,95%公立医疗单位实现接入并与省平台对接。加快互联网与专网双网合一,构建公立医院共享、公平、有序、协同的院际转诊信息服务。融合行业治理应用、医养结合、大数据分析服务等应用平台,启动浙江省智慧健康示范推广项目建设。优化人口计生等信息系统,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5.规范引导社会办医健康发展。坚定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鼓励社会力量优先投向妇幼儿童、临终关怀等医疗资源稀缺领域,引导投资健康养老、健康旅游、智慧健康、健康食品和第三方影像、检验、健康管理等新型健康服务业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社会资本办医留出25%的床位空间。强力实施社会办医暖心工程,继续实施公立医院对民办医院帮扶协作,创建一批窗口示范民办医院和等级医院。加强民办医疗机构监管,促进健康发展。完成温州康宁医院、和平国际医院等项目建设,加快温州童乐医院等签约项目建设。 (三)以建机制促转型为导向,持续推进人口均衡发展 1.深化管理改革。制定出台贯彻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深化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改革,落实“一票否决制”。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治力度,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1个比值。依托温州智慧健康、母子保健手册等平台承接生育服务登记,加快生育服务证电子化改革。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全市计生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成率达50%以上。实施基层计生协“活力提升工程”,加快落实计生协机构“三定”工作。各级计生协组织换届完成率和计生村规民约修订率均达95%以上,创建精品协会50个。 2.提升服务能力。启动新一轮妇保院等级评审,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乐清市、瑞安市要通过三级乙等评审,永嘉县、苍南县要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文成县、泰顺县要加快妇幼保健院建设步伐。鼓励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县、苍南县等妇幼保健院在基层开设联合门诊、产房。加强危重孕产妇和儿童救治中心建设,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继续控制在全省较低水平。认真实施“两癌”筛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确保筛查对象达10万名以上。启动和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工作,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覆盖率、产前筛查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分别达80%、80%和95%以上。按照“宣传教育多样化、优生优育指导专业化、生殖健康服务个性化、避孕药具管理服务便捷化、家庭服务项目化、行政指导常态化”的要求,深入开展计生优质服务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创成率达35%以上。鼓励支持各地争创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推行精准化服务管理,落实流动人口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三优”促进工作,目标人群接受教育培训率达80%以上,宣传品入户率达80%以上,20%乡镇(街道)建成市级“三优”指导中心。 3.促进家庭发展。全面落实计生奖励优惠政策,加大计生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全市符合计生奖扶、特扶条件对象当年纳入及时率、资格确认准确率、特殊家庭建档率均达100%。深入推进“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全市创建“向阳村”工作室12个,乡镇(街道)项目覆盖社区(村居)1400个以上。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实施家庭文明倡导、优生优育、健康促进、致富发展、计生家庭扶助等“五大行动”,全市帮扶计生困难家庭2000户以上。 (四)以补短板增活力为目的,大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1.完善疾病综合防控体系。全市疾控机构全部实现规范化达标。市疾控中心检测能力维持全省领先水平,县级疾控机构基础设施、设备配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通过计量认证项目数达到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加快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建成“青爱基地”3个;创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个;7个县(市、区)实施中盖基金结核病电子药盒CRT项目。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达1件/千人。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六大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报告率达4.5‰以上,规范管理率达65%以上。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率达70%以上。完成窝沟封闭项目5万人,学校覆盖率和窝沟封闭率均达80%以上。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组织健康中国行活动。 2.提高卫生应急保障能力。推进浙南卫生应急保障基地建设,探索陆海空立体卫生救援模式。加快3家医院停机坪建设。创成卫生应急规范化医院30家。加强市县两级紧急医学救援和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快速队伍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城乡一体化院前急救体系和突发事件医疗紧急救援网络,建成AHA和ITLS培训基地。完善采供血服务体系,实现县级采供血服务机构全覆盖。 3.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培训,完善绩效考核,推广按工作量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模式。协调规范整合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完善参保居民健康体检。以签约服务为载体,推行诊间随访,强化防治结合,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达70%、40%、35%以上。 4.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评。乐清市、瑞安市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创成省级卫生乡镇(街道)28个、市级30个;省级卫生村20个、市级50个。14个省级和8个市级卫生乡镇(街道)通过省、市复评。市区病媒生物控制水平通过省爱卫会C级达标认定。全市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4%以上。推进健康细胞项目计划,全市创成健康促进学校、医院各20家、无烟单位50家。 (五)以优整合建体系为引领,全面启动医养结合试点 1.探索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以温州列入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出台推进医养结合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把医养结合作为深化医改重要内容,融入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等工作。 2.创新医养结合新模式。积极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两院一体、居家巡诊等多种模式,各地至少有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开设老年康复病区。完善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巡回医疗等服务模式,90%以上医疗机构开通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绿色通道,80%以上养老机构能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鼓励各地结合实际规划建设老年病医院,积极稳妥尝试部分公立或民办医院转型发展成为康复、老年护理等医疗机构。 3.完善医养结合保障制度。厘清老年人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关系,探索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服务评估体系、监管体系。开展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医疗设备远程医疗监护服务模式,引入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示范项目1-2个。建立老年医疗护理和康复人才培养机制。 (六)以抓统筹强保障为基础,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狠抓党风行风建设。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制度,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化“电子廉考”,打造廉政文化品牌。深入开展“强责任敢担当,治顽症优环境”作风建设,继续做好“万人双评议”活动和市直医疗卫生计生单位监督巡查,推进基层站所大治理,促进服务效能大提升。 2.扩充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做大增量,全市完成床位建设5000张。新投用市人民医院娄桥院区、市中西医配套综合楼。完成市中医院新院二期、市七医新院、苍南县人民医院新院等一批市县级项目建设。加快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全市引进培养高层次卫生人才600名,创建市级瓯越名医工作室12个。新创成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后备基地2个。 3.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开展新一轮温州市名中医和等级中医院评审。推进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引导80%以上县级公立中医院设置中医儿科和治未病中心,中医药治疗率达60%以上。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50%以上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永嘉县、泰顺县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工作单位。鼓励支持各单位申报创建全国综合医院(妇保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4.推进卫生计生深度融合。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计生机构职能、人力资源和办事机构有机融合,将乡镇(街道)和辖区卫生院卫生计生工作捆绑考核,优化提升公共卫生计生服务、行政服务、技术服务、宣传教育工作水平。 5.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落实行政许可办理“最多跑一次”要求。市级医院完成独立内设法律事务工作机构。完善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体系,完成监督执法队伍与职能整合。推行综合监督执法新模式,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随机抽查事项达70%以上,规范化卫生监督协管率达85%以上。继续开展“护卫健康温州”行动,全市无证行医案件查处率、涉嫌非法行医罪案件移送率达100%,创成“四小”行业卫生示范店650家,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每月监督覆盖率、每两月产品抽检率达100%。出台卫生计生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配套制度。 6.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挥宣传先行先导作用,充分借助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突出健康温州建设、医改先行先试等宣传重点,大力开展政策解读、成就宣传,着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进一步挖掘卫生计生领域先进典型,多渠道全方位向社会宣传卫生计生正面形象,弘扬卫生计生正能量。加强卫生计生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快速回应社会关切。宣传普及群众健康知识,组织开展“健康温州行”大型宣传活动。 此外,创新干部保健工作,实现健康管理服务全覆盖;狠抓医疗安全、消防安全和后勤安全,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加强卫生计生信访工作,逐步完善信访制度,统筹推进各项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协调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