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好,是120吗?这里有人受伤了,赶紧来。”随着一阵语气紧急的电话接通,洞头区120急救中心(洞头区人民医院)2018年度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演练拉开序幕。 下午2:30,区120急救中心办公室接群众报警,在新城某工地建筑脚手架倒塌,现场多人受伤,其中1名男性工人受伤严重,重物压伤导致大腿受伤(具体伤情不详),请求救护车立即救援。120在出车的同时,迅速报告医院分管领导、总值班。 镜头一:事故现场 14:40,第一辆120救护车到达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急救医生评估现场环境安全后,立刻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检伤分类,佩戴标识。公安民警在现场拉好警戒线维持秩序。急救医生确定现场共有5人受伤,其中1名男性工人受伤严重,重物压伤导致开放性股骨骨折、失血性休克等,病情危重;2名伤员轻伤,其中一名腹部闭合性损伤,肠管破裂或腹腔脏器损伤可能,一名上肢骨折、颈部损伤、头皮挫裂伤;另外2名人员仅轻微皮外伤,其中一名体表皮肤挫擦伤,一名年轻女性工人(工地食堂师傅),有怀孕5个月,受到惊吓,感觉下腹部胀痛不适。急救人员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一一处理救治并请求支援。 14:45,第二辆120救护车到达事故现场,急救医生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并参与救治及转运至院内抢救。 
 
镜头二:院内急诊 医院总值班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区人民医院突发公共事件--群体外伤应急预案》,并通知急诊科,告知事件简要情况,要求急诊科开通绿色通道,做好接诊病人的准备工作。同时通知院长、分管医疗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设备科等部门,做好应对准备并组织院内会诊小组成员和应急医疗救护队人员集合。 
15:05,“伤员”不断被送到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救治,根据患者的不同伤情,进行分区救治,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清创缝合、急诊手术、检验、影像检查等多科室综合救治。同时,急诊科紧急启动各相关临床科室会诊,所有人员均在规定时间内到岗。保卫、警卫人员现场维持秩序,后勤部门及时将需要的担架、床、被褥等物资安排到位。本次演练还穿插了模拟“记者”采访环节,以考验面对新闻媒体舆情舆论医院的处置情况。“您好,我们是XX新闻网记者,想对本次事故伤亡情况进行采访”,抢救过程中XX新闻网“记者”赶到现场,针对事故进行采访。现场医院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婉言谢绝了采访,并将“记者”请出了急诊抢救室,让保安守在急诊抢救室,以防影响抢救工作开展。整个抢救过程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为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镜头三:点评总结 本次演练由陈海友院长担任总指挥,戴海东副院长担任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挥,120急救中心、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急诊科、保卫科、总务科、设备科等多部门联动,共同参与。经过多次现场踩点、精心设计方案、多部门合作圆满完成演练任务。 演练结束后及时召开了总结会,各点评专家、科室负责人纷纷发言,针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陈海友院长在会上表示:整个演练,总体较为顺利,但从信息报告流程、院前急救、检伤分类、分区救治、转运检查、安排急诊手术、急会诊、医务人员调配、药品及设备调配、后勤保障、现场保安秩序维持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各部门、各科室及时解决并举一反三;希望通过演练,区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更好的保障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