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简报
2021年第四期(总第201期)
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温州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 编印
2021年12月31日
本 期 导 读
◊ 我市打造青春健康教育的“温州样板”
◊ 我市率全省领先搭建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模块
◊ 鹿城 | 2021年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培训
◊ 瓯海 |“世界艾滋病日”系列宣传活动
◊ 平阳 | 2021年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培训
◊ 苍南 |《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管理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培训会
◊ 文成 | 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 永嘉 | 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活动
◊ 瑞安 | 2021年瑞安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专题培训
◊ 龙湾 | 基本公共卫生孕产保健项目培训
◊ 乐清 | 今年新增8家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机构新增托位270个
地址:新城大道公共卫生中心东首 电话:88938707
投稿E-mail:fywsjb@126.com
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面临着性成熟期提前、婚前性行为增加、少女意外怀孕增多、艾滋病呈高发态势等诸多社会问题。为提升社会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关注,温州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通过联动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四线联动模式”,10年间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课堂1000余场,受益近10万人次,打造了青春健康教育的“温州样板”。
一是联动政府,形成良性机制。根据工作要求,协助市计生协开展全市各类师资培训及提高班20余期,培训青春健康教育师资、主持人及项目管理者700余人次,师资遍及卫生健康、教育、社区等诸多领域。对各县(市、区)的核心师资进行手把手现场指导,有效提升师资授课水平。培养出国家级主持人3名,省级师资12名,市级师资31名,国家级主持人及省级师资数量在浙江省名列前茅,在全国亦居于前列。开展温州市“青少年生育力保护健康公益行”活动,由市卫健委牵头,温州市教育局、温州市计划生育协会、温州大学等联合举办。在活动启动仪式上,各大媒体竞相采访,网易视频同步直播,启动会现场300余名驻温高校师生见证了该历史性时刻,同时依靠各级相关部门的联合宣传,达到县区联动,形成了青春健康进万家的良好氛围。利用全市卫健系统的微信矩阵平台,发送青春健康的科普文章,营造良好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氛围。
二是联动社会,强化宣传效应。坚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重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效应。与媒体合作开展在线互动访谈、活动宣传、品牌推广等,如联合温州网、温州广播电台多次录制微信直播课、广播节目等。关注留守儿童、残障儿童等弱势群体,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心系小候鸟”、“关爱听障少年•情暖无声世界”、“爱无边界,心无距离”等公益活动。在艾滋病主题宣传日期间,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夜跑灯光秀”宣传活动。醒目的多彩灯光、火热的宣传热情吸引了广大青年与市民的关注,也让“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的宣传理念驻留在群众心中。积极在高校内开展《温州市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的调查,了解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需求,为青春健康宣传的开展提供更科学、更具温州特色的现实依据。
三是联动学校,推进部门协同。根据《关于深入开展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深入全市大中小学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上强调分层设计,小学小班化男女分开授课,以青春期启蒙为主,中学开展生育力保护课程,大学生强调生殖健康教育,同时依托青春健康教育基地,为青少年搭建一个互相沟通、接受培训和参与互动游戏的平台,接待参观体验达2000余人次。联合职高及大专院校,推动青春健康牵手高校项目,进一步构建规范的高校青春健康教育体系,创新高校青春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在全市建立“暖心健康书屋”4所,“青春健康驿站”11所,赠送书籍逾2000册。
四是联动家庭,拓展宣传内涵。坚持将中国计生协《成长之道》《沟通之道》作为主干教材,探索拓展青春健康教育在家庭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基地于2016年特别增设家长培训区,首创亲子课堂,运用参与式授课方式,融汇贯通发展心理学、家长效能训练(PET)、青春期成长与保健等相关知识与课程,结合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头脑风暴等方法,让家长亲身感受和了解自己孩子青春期的心理,为家长提供科学而准确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帮助家长接受与孩子课程相匹配的培训内容,提高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技能。
(温州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
温州是浙江省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试点市,2021年,浙江省下发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规范(2021版)后,我市逐步探索整理工作经验,结合最新版工作规范要求,率全省领先搭建乙肝管理信息模块。
通过模块的建立,我市全面获取乙肝暴露儿童人群底数,乙肝暴露儿童7-12月龄血清学检测率由2020年的42.99%上升至2021年1-10月64.12%,户籍人口检测率也由2020年的66.49%上升至79.60%。
该模块同时具备以下特点,一、单独设立、保护隐私:在妇幼区域网设立单独模块,权限一对一开通至项目管理人员,弹框及标识设计提升隐私保护度;二、信息跑路、表卡自动生成,将表卡涉及项目添加至各模块由不同职能人员及时录入,录入完成后信息自动拉取以生成完成乙肝暴露儿童及母亲随访表卡,高效便捷;三、随访统计、同步国家网:通过随访表卡的录入,可通过后台数据时时获取检测率、阳性率,表卡设计同步最新工作规范要求,同步未来国家网录入。
目前该模块2021年分娩乙肝孕产妇及儿童登记率已达92.28%,通过该信息化平台,我市进一步规范了乙肝母婴阻断工作的管理,助推浙江省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开展。
(温州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
为规范鹿城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婴儿死亡率,提高从业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和母婴保健技术人员服务能力,11月26由鹿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组织的线上视频培训会在中心会议室召开。全区共37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以线上视频会议、线下多场次考试的方式举行。
培训伊始,中心张雪梅主任重点强调培训目的、意义及依法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重要性。
培训会邀请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文淼、温州市人民医院张红萍、温州市中心医院沈旭娜等专家,分别就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管理、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与专家共识解读等业务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专家们还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与培训学员进行了分享。
此次培训重点针对辖区各医疗卫生机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考核到期校验人员和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考核合格的母婴保健技术人员进行。通过此次培训,为学员们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进一步提高母婴保健技术人员服务能力,提高鹿城区人口素质奠定了基础。
(鹿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携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旨在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共建共治共享,为实现防治目标、终结艾滋病流行而努力。瓯海区以“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为契机,联合瓯海区心理与社工服务中心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
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推进。11月29日,在公众号上推出了线上有奖竞答活动。12月1日下午,为了后续的预防艾滋病室外宣传活动,活动开始前,在动车南站旅客之家瓯海区妇幼保健中心林金燕对志愿服务中心20余位防艾志愿者进行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12月2日下午,在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开展一场中学生健康知识讲座,由瓯海区妇幼保健中心戴娅怡主治医师授课。
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实践,推进消除母婴传播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服务能力,能够早日实现消除疾病母婴传播的愿景,提升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瓯海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为降低平阳县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各助产机构新生儿复苏技术和应急救治水平, 根据《温州市新生儿复苏项目实施方案》要求,于10月12日,我县卫健委在平阳县妇幼保健院举办一期新生儿复苏项目培训班,各医疗机构产科、儿科、麻醉科、助产士共33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由平阳县妇幼保健院承办,邀请参加过省、市级新生儿复苏师资培训的2名新生儿科、产科专家,温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万诚主任、产科病区孙晓秒主任护师,以理论知识加模拟操作方式授课。生动讲解(概述和复苏原则、初步复苏、正压通气、胸外按压、气管插管、药物、特殊情况、早产儿复苏等)理论知识,现场组织理论考试并分组模拟演练,由每位专家带领学员进行操作训练。
通过此次系统、规范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学习,更高要求规范了各医疗机构的新生儿复苏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高危儿管理和抢救水平。此次的培训不仅提升理论知识,更趋向于有实际操作的演练,有利于更好地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和团队配合能力。
(平阳县妇幼保健院 )
截至2021年11月底为止,我县医疗机构内首次签发5040人,签发率95.65%。为了落实便民惠民举措,“出生一件事”从群众需求出发,我县自4月份开通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线上办理之后,4至11月份办理的3500份中有3259件为线上办理,线上办件率达93.11%,线下窗口联办升级为全流程网上办,不仅节约了排队等候时间,避免了人员聚集,还实现了办事便捷化、智能化、高效化。
为进一步提高出生线上办流程规范化,加大线上办推广力度。2021年12月24日,苍南县妇幼保健院举办全县«出生医学证明»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线上培训班。视频培训会上儿保科林香如、郑宗秀及张娟分别就2021年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和»签发管理;2021年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的工作;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工作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全县各医疗单位的质控人员、«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人员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下一步,我院将持续推动“出生一件事”线上办服务,以“流程标准化、办事便利化,手续精简化,服务最优化”为目标导向,着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掌上办”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苍南县妇幼保健院)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简称“国免”检查,是一项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民生工程。文成县多措并举,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助力三孩政策。
一是领导重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列入《健康浙江》考核指标。文成县卫健局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根据《2021年健康浙江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出台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相关文件,分解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
二是充分发挥宣传的引领作用,引导育龄群众积极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县妇幼保健中心制作了“国免”检查知识专题片,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网络有奖问答、宣传栏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国免”检查的重要性。相关部门组织乡镇驻村干部、村干部,进行网格式宣传,引导动员适龄群众积极参加“国免”检查。
三是送服务下乡,让医生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为方便乡镇群众参加“国免”检查,近日,文成县妇幼保健中心组织医护人员赴南田镇、黄坦镇、珊溪等乡镇为育龄群众开展“国免”检查,把服务送到她们的家门口。检查过程忙中有序、有条不紊,前来参加“国免”检查的群众纷纷对家门口的贴心服务点赞。
(文成县妇幼保健中心)
在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来临之际,为了关爱女性健康,呵护更年期的女性朋友,10月18日,县妇幼保健院为当地妇女朋友带来了两堂关于更年期知识的讲座,并给在场的群众提供更年期问题咨询等服务,共计到场100余人。
当天上午,在南城街道城南社区服务中心,我院鲍玲玲副院长从更年期的病因、症状入手,娓娓道来,让女性朋友深入了解自身的变化,如何正确应用激素平稳度过更年期。下午,我院妇产科主任金小青一行人来到黄田街道东联文化礼堂给女性朋友带来另一场科普知识。金小青主任根据更年期妇女保健的特点详细介绍了更年期症状发生的原因、特征及如何预防、保健等方面知识,并从饮食、心理、身体锻炼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永嘉县妇幼保健院)
为全面促进医疗机构危重新生儿诊疗服务能力,推进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设,提升救治中心的业务水平,瑞安市妇幼保健院受瑞安市卫健局委托,于12月24日下午成功举办了瑞安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专题培训班。
此次培训由瑞安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科长丁吴女主持,特别邀请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陈尚勤、温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万诚等资深专家为大家进行钉钉线上授课。这次培训班共有156人参加学习,参加人员分别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参与新生儿救治工作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新生儿科医生、新生儿科护士及助产士等。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各医务人员危重新生儿救治的理论知识,为临床急救工作提供了帮助。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11月23日下午,2021年龙湾区基本公共卫生孕产保健项目培训在区妇幼保健中心顺利召开,各基层医疗机构妇产科医生、妇保工作人员共计20余人参训。
会上,区妇幼保健中心李建霞副主任肯定了全区孕产保健工作成果,强调要积极落实新版消除母婴传播工作规范,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此次培训邀请温州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围产保健科科长项瓯主任就《消除母婴传播工作规范解读》、《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两个课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培训结束后现场进行参会人员考核。本次培训内容丰富,贴近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基层各医疗单位进一步规范做好消除母婴传播工作和孕产妇健康管理,提高项目服务水平和工作实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龙湾区妇幼保健中心)
为解决部分家庭因为工作繁忙,无法照护婴幼儿的问题,去年以来,乐清积极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市范围内设立了多家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不断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切实解决婴幼儿托育问题。今年,乐清又新增8家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机构,新增托位270个。
乐清市卫健局妇幼健康科负责人表示,乐清婴幼儿家庭的托育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为更好满足家庭对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乐清已将婴幼儿照护服务多元供给体系建设纳入2021-2023三年的“大民生”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普惠性托育机构13家,托位420个。
(乐清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