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末的温州城依旧被炙热包裹着,正午的阳光还在不断地驱散着路上寥寥无几的行人,中午12点多钟,经开急站的急救人员正准备吃午饭,报警铃声的响起让他们立即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急救医生周银存和同事熟练地拿上重达二、三十斤的出诊箱,快速地跳上救护车赶往患者家中。 很快,救护车找到了患者居住的居民楼,车刚一停稳,“120”团队便赶到老人家里。患者为女性,今年77岁,已经出现意识糊、胸式呼吸,颈动脉搏动触及,面对如此紧急情况,急救团队做出了立即将患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紧急救治的决定。 就在这时,问题出现了,患者家住在老旧小区,没有电梯而且楼道狭窄,无法使用担架搬抬。而当时患者家里无子女,只有老伴儿在家,每耽误一分钟都是在消耗患者的生命。驾驶员王俊儒便立即蹲下身体:“来来来,快点把患者扶起来,扶到我的背上,我背着下去。”
他将老人小心地背起,稳住身体, 一步、两步、三步……一颗、两颗、三颗……王俊儒额头上的汗珠顺着他的脸庞一颗一颗地往下掉,把病人从狭小的楼道背下,并送上救护车后,衣服都湿透了。周银存医生一刻钟都不敢耽误,有条不紊地为老人接通鼻导管,连接心电监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患者被安全转运至医院,并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结束任务后,王俊儒瘫坐在车上,此时的他才关注到自己早已大汗淋漓,手脚发软。他多想休息一会,但下一个出警信息很快到来,他立刻打起来精神,再一次娴熟地点火,启动,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