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岁孩子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原本乖巧的宝宝,突然变得“不听话”,爱唱反调,以前你让他和人分享玩具,他很大方地递出去,你教他学画画,他就按你说的画。可是这段时间,让他画圆,他就跑开了;让他给玩具,他偏不;让他打招呼,他显得扭扭捏捏。 家长会担心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呢?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掌握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分清宝宝是因为该阶段都会出现这类情况还是自己的宝宝与别人不一样。 为什么宝宝总是唱反调呢?其实,宝宝刚生下来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没觉醒,感觉自己和世界是一体的,所以让他们给东西,就很乐意给出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也就是他们发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逐渐有了归属意识,知道某个玩具是自己的;原来可以不按爸爸妈妈说的做,即出现了第一个叛逆期。 正如宝宝总是先学会抓东西,再学会放下,先学会站,再学会蹲一样,宝宝也是先会独占,再学会分享。如果这个时期宝宝不听父母的,变得“小气”,家长就不必强行要求他有分享行为,只需要在旁做示范,有了言传身教的影响,宝宝也就逐渐学会分享。 如果宝宝对父母教他画画或玩玩具的方式不赞同,一定要按自己的方式来,父母也不要着急纠正,除非涉及到安全问题,让宝宝有自己的想法,还能培养他的创造力。等他玩够了,再将玩具的“正确”玩法教给他,他也许就欣然接受了。 每个家长都希望宝宝有礼貌,有的家长带着孩子遇到邻居长辈都催促孩子“快叫人呀”,两三岁的孩子要么忸怩不叫,要么干脆转头看向别处,家长就会很尴尬,有时还会生气地说“这孩子,让你叫人啊,这么没礼貌”。其实家长越强迫,孩子越反叛。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只要把对方介绍给孩子,再学孩子的口气说一声“爷爷好”。千万不要当其他人的面责怪孩子。因为有了自我意识的孩子,会觉得自尊心受损,以后更加不愿意叫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