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个“头号杀手”!
发布时间:2022-08-03 丨 来源:生活温州APP

据统计,乳腺癌是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同时乳腺癌也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全球每年有50万的新发病例,每年约有20多万女性死于宫颈癌。事实上,乳腺癌和宫颈癌并不可怕,如果能及早发现就积极治疗的话,治愈的几率是非常大的。今年两癌免费筛查已经开始。

今天,FM94.9温州综合广播《健康导医》栏目邀请了温州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书记林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第三支部书记、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赵亚新走进直播室,讲述免费筛查乳腺癌和宫颈癌。

1、两癌分别指哪两癌?

“两癌”指的是乳腺癌、宫颈癌。当前,乳腺癌、宫颈癌已成为危害现代女性健康的两大“杀手”,发病率逐渐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特别是乳腺癌已占据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榜首。事实上,早期的宫颈癌和乳腺癌,治愈率可达90%以上,因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极其重要。 

2、两癌检查工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到现在有没有政策变化,取得哪些成效?

2009我市乐清作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乳腺癌项目点开展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2010年开始我市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要求在全市全面铺开两癌筛查。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11-2017年,“两癌”检查工作都被列入全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2017年项目内容扩展,我市开启了以35-64周岁(含)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妇女为目标的五年一轮免费“两癌”检查,内容包括以HPV为初筛手段的宫颈癌筛查和以乳腺彩超检查为初筛手段的乳腺癌筛查。我市财政为参检妇女人均221.8元标准给予补助,近5年已投入1.21亿,共完成宫颈癌检查58.6万例;乳腺癌检查59.92万例,共计118.52万例。确诊宫颈癌前病变3243例,宫颈癌188例,乳腺不典型增生64例,乳腺癌412例。今年是两癌检查的第二轮的第一年,全市宫颈癌乳腺癌任务数各12万以上。

3、两癌检查的对象是哪些人、流程是怎么样?

两癌检查对象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35-64周岁(含)本市户籍妇女,持身份证和市民卡到指定的两癌初筛机构,宫颈癌初筛为妇科检查和HPV,HPV阳性者在初筛机构检查TCT,TCT异常或者HPV是16或18型的,去指定的进一步检查机构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者同步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上的检查环节,从妇科检查、HPV检测、TCT检测、阴道镜、组织病理学都是免费的。

乳腺癌筛查在初筛机构进行乳腺触诊和乳腺B超检查,B超结果会进行分级。1、2级者为正常,0或3级者去进一步检查机构进行乳腺钼靶检查,B超或钼靶4、5级者进行乳腺组织病理学检查。

4、HPV检查、TCT检查具体指什么?

宫颈癌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乳头瘤病毒,也就是HPV,国际上已经明确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HPV有很多型别,共200多种,但WHO已经明确了13种高危型HPV会引起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TCT检查也就是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上刷一刷,取到宫颈和宫颈管的细胞进行检测。

有三种情况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第一种是妇科检查时医师看到宫颈有异常情况怀疑癌变的,第二种是HPV阳性并且TCT结果异常的,第三种是HPV是16或18型阳性的,直接进行阴道镜检查,因为70%的宫颈癌与HPV16/18型相关。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或者可疑的人会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也就是抓取一点宫颈组织去化验来进行进一步确诊。

5、全市有哪些地方可以做两癌检查呢?

可以做两癌检查的医疗机构分为初筛机构和进一步接诊机构。初筛机构:开设初筛日常门诊,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妇科检查和HPV、TCT检查,乳腺癌筛查提供乳腺触诊和乳腺B超检查等,与进一步接诊机构建立预约制度,对检出可疑或阳性病例做好召回、转诊和随访工作,指导可疑病例到进一步接诊机构接受诊治,并负责落实后续随访工作。进一步接诊机构:开展阴道镜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还有乳腺钼靶检查。负责对检出的可疑病例作进一步明确诊断,使可疑或阳性病例能够得到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与初筛机构密切联系,将可疑和阳性病例的进一步诊断结果及时反馈初筛机构。

目前全市确定初筛机构118家,进一步接诊机构24家。每个县(市、区)确定至少2家医疗机构为常态化初筛机构,至少1家医疗机构为进一步接诊机构。以鹿城区为例,初筛机构有双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绣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3家初筛机构,进一步接诊机构为鹿城区人民医院。

6、开展两癌工作有遇到什么难点吗?

由于地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城乡妇女存在对“两癌”惠民政策不了解和健康保健意识不足的情况,还存在部分农村妇女谈癌色变不愿参与检查、或检查结果阳性的妇女不愿意做进一步检查治疗、又或因考虑保护个人隐私,不告知诊治结果等情况,造成基层卫生院动员难、随访难等问题。

对两癌筛查结果,女性朋友要有正确的心态,避免出现两个极端,如有的女性筛查出异常后,就异常紧张,容易造成恐慌情绪,反而对自身健康不利。另有一些女性,发现异常结果后没有按照建议及时就医,最终延迟治疗,造成遗憾。所以,女性应重视筛查结果及筛查机构的建议,发现问题后立即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筛查机构也会进行跟踪回访,保证筛查的质量及效果。呼吁广大妇女增加健康保健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免费两癌筛查,避免谈癌色变,尽量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7、乳腺B超报告单上的BIRADS分级,0-6级各代表什么意思?

乳腺B超诊断时常用BI-RADS分级(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是1992年由美国放射学会 (ACR)提出并推荐采用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乳腺BI-RADS分级一共分为7个类别,从0-Ⅵ级,级别数值越高,患有乳腺癌的风险性就越高。

0级:是指评估不完全。

1级:指阴性结果,未发现异常病变,也就是正常乳腺。

2级:指良性病变,可基本排除恶性,定期复查即可。

3级:基本是良性病变,一般病变的恶性率低于2%,建议定期复查。

4级:可疑恶性病变,需要医生进行临床干预,一般首先考虑活检,此级可进一步分为4a、4b、4c三类,4a需要活检,恶性可能性较低,在3%-10%之间。4b倾向于恶性,恶性可能性为10%-50%。4c进一步怀疑为恶性,可能性在50%-94%之间。

5级:恶性可能性≥95%,应采取积极的诊断及处理。

6级:经过活检病理学已经证实为恶性。

8、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截至目前研究,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均不是非常明确,所有一般用高危因素来说明,比如大家熟悉的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目前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可以分为内在的和外源的两大类,具体有以下几种:

1)月经因素,如初潮早绝经晚。

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

2)基因遗传因素,如有近亲家属有患乳腺癌的。

其母亲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癌的妇女,自身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而且乳腺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现乳腺癌的平均年龄约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当中有患乳癌的女性,危险性为常人的3倍。

3)婚育因素,如未婚未育、多次流产、未给哺乳等。

女性虽婚而40岁以上未孕或第一胎在35岁以后亦为不利因素,但未婚者发生乳癌的危险为已婚者的9倍。哺乳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主要是对绝经前的妇女。多次人工流产女性,或性生活混乱、长期性生活不和谐的女性。

4)既往乳腺疾病或手术史,如曾患一侧乳腺癌者,其对侧乳腺具有高危因素,如原来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小叶原位癌或多灶性癌者。

5)其他如精神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也是乳腺癌高危因素,但是这些也是其他肿瘤的高危因素,不是乳腺癌的专属高危因素

6)激素水平因素:这是乳腺癌的专属高危因素,主要是指雌激素、孕激素。经常使用激素用品及妇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

西方国家曾经大规模的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用于治疗女性绝经后症状,结果在20-30年后发现其乳腺癌发病率急剧增高),肥胖也是其次生的高危因素。(脂肪容易转换为雌激素)

主办单位: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网站标识码:3303000039号
浙ICP备 06033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