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在3岁内更为常见。全年皆可发病,南方以春夏为高峰期,其潜伏期多为2-10天,主要传播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症状以发热和手、口腔、足部、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极个别病例病情危重,可留有后遗症或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如何有效预防?
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肠道病毒71型导致的手足口病。该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该疫苗可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发生,对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感染没有保护效力,所以日常生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预防呢?
1.避免接触病人。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从而避免感染。如果自己孩子生病了,建议让孩子待在家里休息,不要带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 2.洗手。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 3.注意食品卫生。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4.大人回家接触孩子前要先洗手。大人也会感染肠道病毒,多是无症状感染,但有传染性,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手后再接触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