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患者急难愁盼,提高急救服务质量,改善群众院前就医体验,根据市卫健委“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统一部署,温州市急救中心多措并举开展便民惠民举措,完善院前急救流程,提高服务水平,通过细微服务,提升急救温度,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救护车出车速度快、院前救治更高效、流程更顺畅……市急救中心通过100%回访了解群众诉求,立足“患者视角”,改善院前医疗服务质量。中心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全流程“抠细节”,落实便民惠民服务。日常急救力争“三快”,调度员3秒内极限摘机、救护车平均120秒出车、急救团队市区平均反应时间9分36秒,温州急救的这些快远超全省质控要求;多举措提高院前救治专业性,推进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建设,与各医院建立无缝衔接的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对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患者开展电话医学指导和预告知、预谈话,充分利用患者等车、坐车时间,实现关口前移、流程前置,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救护车出车速度快、院前救治更高效、流程更顺畅……市急救中心通过100%回访了解群众诉求,立足“患者视角”,改善院前医疗服务质量。中心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全流程“抠细节”,落实便民惠民服务。日常急救力争“三快”,调度员3秒内极限摘机、救护车平均120秒出车、急救团队市区平均反应时间9分36秒,温州急救的这些快远超全省质控要求;多举措提高院前救治专业性,推进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建设,与各医院建立无缝衔接的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对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患者开展电话医学指导和预告知、预谈话,充分利用患者等车、坐车时间,实现关口前移、流程前置,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搬抬更周到、结算更便捷、服务更体贴……全体急救工作人员加入急救“同心援”志愿服务团队,体现“急救”人文关怀。一是延伸急救服务深度,主动为患者搬抬,提供急诊患者入院就医引导、代缴费等志愿服务,实打实地便利患者院前院内就医;二是拓展惠民利民举措,雨天为患者打伞,为失温患者提供保温毯,给需要的患者免费提供急救包,真正成为群众需要的志愿服务“红马甲”,通过细微服务体现急救“温度”。三是践行“救”在身边理念,完善急救“生命链”。推进重点公共场所AED配置,制作发布温州AED地图,推广“救在身边一一人人救”APP,年开展急救科普志愿活动30多场,服务群众4000余人,以提升市民的自救互救能力为己任,为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改善院前就医感受,中心自我加码加压,从推动急救提速、院前服务态度、标准服务缴费、保护患者隐私、规范急救送医、构建清廉急救等多个方面对改善服务标准出台了明确规定。为推动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并持续推进,中心坚持“四监督一考核”、满意度考评常态化等监管机制,即网格化监督常态化、专项督查常态化、社会监督常态化、整改监督常态化,全面实施医疗服务质控考核。中心聘任8名网格行风监督员,20名院前急救社会监督员,组建满意度考评小组,织密行风监督网络,通过行风监督效应,建立服务满意度动态排名制度,对服务不满意团队进行质控绩效处罚,对排名靠后且整改不力的站点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服务不满意典型案例予以通报整改,持续推进满意度考评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