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市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中心接到市民来电称有人胸痛需要救护车,松台站急救团队接到指令后快速响应。 赶往现场途中,急救医生郑永强电话联系报警人询问情况,报警人称:“有一邻居胸痛,且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疑是喝冰水后发作。”根据这简短的信息,郑永强医生判断为心血管意外事件可能性较大,病情凶险。 救护车此时在市区,距离报警地址较远,从导航上看需要35分钟左右才能到达,但是患者病情凶险,为防止出现严重后果,郑永强医生建议患者尽可能少动、放松,并让家属先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监护。 于是家属把患者送去了某基层卫生院,途中家属来电表示不再需要救护车,他们想要就近治疗,但郑永强医生考虑如果患者确实为心血管意外,那么仍然需要转院,因为基层卫生院并不具备相应的救治能力,如果等到患者再次报警,这会延误急救时间,延误时间越长,患者不良预后的概率越大,郑永强医生出于生命至上的责任感,坚决要求患者边在院内监护边等待救护车到来。 急救团队继续急驰赶路,到达卫生院后看见患者正躺在病床上做12导心电图检查,郑永强医生在分析心电图结果后,考虑心肌梗死可能性大,予患者顿服“心梗一包药”,并开通静脉,立即转移患者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上车后郑永强医生为患者戴上监护设备以及鼻氧管,由于急性心梗病情变化快,随时会有恶化趋势,郑永强医生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不敢有丝毫松懈。救护车行驶了约10分钟后,郑永强医生发现监护设备上的心电波形出现异常,呼喊患者仍能对答,再次回看监护仪时,仪器警报声响起,这时患者出现了神志丧失,全身抽搐,郑永强医生进一步判断确认为室颤发作,立即予电除颤后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约1分钟后患者恢复正常心律,3分钟后患者出现反应,可以点头交流。病情瞬息万变,此时患者还不知道自己刚刚徘徊在了生死边缘,救护车一路上有惊无险顺利抵达上级医院,完成了交接。患者入院后接受了介入手术治疗,病情趋于平稳。 回顾整个急救过程,正是郑永强医生的专业判断和高度使命感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他认真负责,规范指导,高效处置,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院前急救作为抢救患者的首要环节,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一条生命,中心急救人员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及处置能力,全力以赴为市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