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动态
@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不忽视,健康安全不打折
时间:2024-08-12 10:36:40 来源:温州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 点击:135 字号:[ ]

提起放射卫生防护,大家通常首先想到的是医疗机构。实际上,许多非医疗机构也需要关注放射卫生防护,尤其是在工矿企业中。这些非医疗放射机构虽然不直接参与医疗活动,但其使用的放射性物质和装置同样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放射防护标准和法规,确保操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看看以下不足之处有否存在

员工防护意识薄弱:放射工作人员对辐射危害认识不足,操作不规范。并且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未佩戴个人剂量计等。

防护措施不健全:如防护服的质量参差不齐、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安全警示装置不够健全、缺乏对设备定期检测和维护的机制等。

设备老化与技术落后:部分辐射工作场所的屏蔽设备和系统老化,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当前的防护要求。


查查以下防护措施是否做到位

严格遵守外照射防护三原则(时间、距离、屏蔽):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缩短设备的曝光时间,并且尽可能增大与射线装置的距离,做好放射工作人员与射线装置之间的屏蔽设施。

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与使用:员工在进入工作区域前,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防辐射服、手套、眼镜、围领等。此外,应定期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配置防护设施与设备:在辐射工作场所,应配置一系列的防护设施和设备。企业应对辐射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并设立安全警示装置(指示灯、声音提示装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警示语等)。对于放射性物质,需使用铅板、铅玻璃等防辐射材料,同时配备个人辐射剂量计,实时监测辐射剂量。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与教育: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演练,让员工熟悉防护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能从容应对。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确保放射卫生工作安全进行,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度中应明确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责任归属和安全标准,确保每位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知晓在遇到问题时该如何应对。

工作环境改善与风险评估: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评估,查找潜在的安全隐患。每年至少一次进行放射设备性能检测和场所防护检测,及时更新老旧、落后的设备。并结合行业标准和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工作场所的安全条件。

总之,非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工作同样不容忽视。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可以在高效利用放射技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带来的风险,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主办单位: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邮编:325000 网站标识码:3303000039号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市行政大楼18号楼 6、7、14楼 备案编号:浙ICP备13024831号-4 技术支持:温州瑞星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53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