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生的孩子都健康,就能保证下一个孩子一定健康吗? 近日,陈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以为自己之前生的孩子都健康,拒绝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最终生了一个“唐宝宝(唐氏综合征患儿)”。
今年38岁陈女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这次怀孕首次产检,医务人员就告知唐氏综合症发生与母亲年龄显著相关,高龄孕妇、卵子老化是唐氏综合征发生的独立高风险因素,建议行产前诊断排查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但陈女士觉得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很健康,拒绝了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医务人员多次劝说无果。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新生儿眼距宽,鼻梁低平、通贯掌,染色体检查结果显示该新生儿为“唐宝宝”,陈女士懊悔不已。
一、什么是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导致的疾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疾病。60%患儿在宫内即早期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力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二、发病原因 任何孕妇都可能生出唐氏综合征患儿,这与种族、血型、学历、地位无关。现代医学证实,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与母亲年龄显著相关,高龄孕妇、卵子老化是造成21号染色体不分离的重要原因。母亲年龄在25-29岁,唐氏综合征的几率是1/5000,30-34岁时是1/900,35岁约1/350,39岁约1/100,40岁约为 1/100,45岁接近 1/30,约95%的唐氏综合征为偶发(标准型),约3-4%为易位型,其中1%由父母遗传的染色体易位引起。
三、临床表现 唐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包括明显的特殊面容、智力障碍、生长迟缓和多发畸形。患者常表现为眼距宽、鼻根低平、眼外侧上斜等特征性面容,同时伴有身材矮小、头围小于正常水平等生长发育障碍。此外,还可能出现内脏器官的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3月21日是第14个“世界唐氏综合征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唐氏,支持和行动”。温州市妇幼保健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温州市分娩新生儿5.6万例,这其中有3例为“唐宝宝”。除了陈女士,还有一位宝妈因中期唐氏筛查临界风险拒绝进一步诊断,另一位宝妈未定期产前检查,未行产前筛查及诊断。
目前,唐氏综合征尚无有效根治方法,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时阻断。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作为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主要手段,对早发现、早诊断唐氏综合征起着重要的作用。2024年温州市产前筛查6.2万例,共发现高风险3225例,无创DNA产前检测3.3万例,共发现21三体高风险57例,全市共进行产前诊断3038例,在孕期共确诊唐氏综合征63例,产前确诊率高达95.5%,产前确诊的孕妇均在产前及时终止妊娠,减轻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